序号 |
作者姓名 |
作者简介 |
照片 |
|
2270 |
白蕉 |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县张堰镇人,本姓何,名法治,后改名换姓为白蕉。别署云间居士、济庐复生、复翁、仇纸恩墨废寝忘食人等。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横溢,为海上才子,诗书画印皆允称一代。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曾主编《人文月刊》,著有《云间谈艺录》、《济庐诗词稿》、《客去录》、《书法十讲》、《书法学习讲话》等。
|
无照片
|
|
2265 |
白启刚 |
白启刚是当代著名国画大师白雪石之子。白启刚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绘画艺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刻苦学艺,精益求精,在绘画的理艺法技诸方面得父亲真传,并有更深切的领悟和把握。后经艺术院校的进修和深造,拜师著名画家何海霞、梁树年门下,更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在绘画艺术上卓有成绩。
白启刚擅画山水,以青绿见长,喜以桂林山水入画,能把南派秀润见墨,北派苍翠见笔,融合处理微妙,画作所作布局新巧,善于以实托虚,虚中显实,聚散疏密有致,画风秀丽明快,富于装饰意味,意境豁朗而深邃,别具一格,自成一派。主要作品有《春到漓江》、《漓江渔家》、《万壑藏雪》等。其作品多次入选各种国内国际画展并获奖。此次在茂名展出20多幅画作。
|
无照片
|
|
2175 |
八大山人 |
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
无照片
|
|
2130 |
毕颖之 |
无 |
无照片
|
|
2030 |
白煦 |
白煦笔名师然。1949年10月26日生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成都市人,当代书法家。擅行草。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展览部主任、中国书协评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沧浪书社社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书法专业。 |
无照片
|
|
2005 |
白云乡 |
白云乡1956年生,河北馆陶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留校任教。现为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文史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部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擅长山水画,所作太行大坡系列作品,注重山水精神的营构与表现,画风庄重严谨、朴厚雄浑。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家——白云乡》、《太行真境——白云乡山水画》、《从传统走来 白云乡解析荆浩》、《白云乡艺术与生活 》、《当代中国画家研究丛书——白云乡》、《白云乡写意山水》等专集。 |
无照片
|
|
1968 |
毕颍之 |
齐白石弟子 毕颍之 |
无照片
|
|
1811 |
不知名 |
丈二的 |
无照片
|
|
1789 |
葆义 |
无 |
无照片
|
|
1578 |
白伯骅 |
白伯骅画人物,不仅讲究墨色与线条的运用,而且注重人物情态和、心理的刻划,以及意境的烘托。他笔下的仕女画,如《李清照》、《琵琶行诗意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林黛玉小像》等,多取材于古典作品,诗意盎然;人物虽环肥燕瘦不尽相同,但均清新自然,神韵生动。 在人物造型体现古典美的同时,白伯骅还将东方的审美特点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在人物面部的刻划上讲究“尽精刻微”,与传统古妆仕女的脂粉气息有所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仕女画风格。
简而言之,白伯骅笔下之人物融合写生技法,又融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淡雅简约。特别是以笔墨展示东方古典审美情趣,极力刻画人物面部特别是眼睛的神韵和精妙,可谓“画龙点睛”。伯骅的绘画虽见之不广,但以清丽婉约评之足以概括其画风。切莫小视“清丽婉妁”之评,古人传统仕女多有脂粉之气,浓妆艳抹,往往流于呆滞俗艳。伯骅近年又涉足描绘当代女性,其楚楚动人之感更高于他的古装人物,更形成优雅的风韵,令人心旌神摇。
白伯骅(b.1944),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白伯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大型艺术品拍卖会。并被辑入“中国当代画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传记词典”。师从蒋兆和先生习画20多年,不仅继承了蒋先生写实传神、尽精刻微的遗风,还大胆变法,突出强调了国画独有的线条和笔墨造型,形成了自己的人物画风,受到业内外人士一致好评。曾赴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举办画展和进行艺术考察。出版有《白伯骅画集》,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画家名录》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
无照片
|
|
906 |
白雪石 |
白雪石,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生于1915年6月。自幼习画,中学时代受教于花鸟画家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学习山水画,1937-1948年期间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同时参加湖社画会和中国画研究会。解放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后到中央工艺美院任教。现任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曾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绘制巨幅国画。多次出国举办画展。 白雪石早年师事赵梦朱、梁树年(黄胄),研习没骨花鸟和山水画,传统功基深厚。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明快而具装饰美。
白雪石擅画山水,无论是黄山、泰山及桂林风景,都在他笔下洋溢着灵性及活力。他巧妙地运用石线,表花及浓而不浊的墨色烘托出青山绿水的明洁意境。他的作品清新俊逸,朴秀多姿,题材广泛,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他的一种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法被称为“白派山水”。
|
|
|
905 |
白崇然 |
1952年生,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北京大学,为北京美协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七”画坛百杰。
多年从事美术工作,攻国画、山水、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展览,并数次获奖。国务院、人民大会堂均收藏有其作品。其人被载入多部书画家辞典、名人传录。 |
无照片
|
|
890 |
保彬 |
中国美协会员,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
无照片
|
|
866 |
白庚延 |
1940年生。白庚延 祖籍河北省景县,1940年生于山东德州。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同年从王颂余先生修山水、书法、画论。70年代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负责人十余年,对此专业教学体系的确立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负责人,天津市高职评委。擅长山水,兼工人物、书法、画论。其山水形成自己的风格,对前人有明显的突破。其作品不重形式,追求“洞达”。工山水多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创造了自己的程式,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国内外展览,并在国内外有大量作品发表并广为收藏。
|
无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