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家作品 山水欣赏 人物欣赏 花鸟欣赏 书法欣赏 油画欣赏 古董古玩欣赏 留言反馈 
 >> 作家搜索
序号 作者姓名 作者简介 照片

2258 潘洪海 1945年9月生,笔名稽山川,斋名一得斋,浙江绍兴人,绍兴市文联干部。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理事、绍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第二届和第三届绍兴市政协委员。1968年开始收藏,主集古籍、古陶器、青花瓷器;兼集民国版中国著名作家、艺术家著作及文革印刷品资料。有众多收藏文章分别发表于全国三十余家报刊,其中《赵孟頫家法笔记考》发表于《中国书画报》,《血与泪的见证--记抗英秘史(咄咄吟)》载于《收藏》杂志。《浙江日报》等新闻媒体专题报道过其收藏事迹。诚交中外藏友,增进藏谊。 无照片

2249 潘洁兹 (1915.9—2002.8) 原名昌邦,浙江宣平人。 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1932年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师事吴光宇、徐燕孙,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1937年入伍,在张自忠将军部下做宣传工作。曾在四川临摹蓬溪梵明寺壁画。1945年到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主编《民众画报》,后得于右任先生资助,从事敦煌艺术研究。1949年在上海军事管会艺术处美术工场工作,并参加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1951年调北京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1956年到1957年访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考察文物保护和壁画修复工作。1958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56年调北京画院工作,同年主持山西永乐宫迁建後的壁画修复工作。历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美术》月刊编辑,《中国画》主编, 北京画院专业画师及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工笔画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 曾先后在兰州、西安、南京、上海、台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1978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有作品《蒙民迁居图》获华东文化部美术创作二等奖。作品有《屈原九歌图》等,《石窟艺术的创造者》获1982年法国春季沙龙金质奖。出版有《敦煌莫高窟艺术》、《阎立本和吴道子》、《工笔重彩人物画法》,《孔雀东南飞画传》、《李白妇女诗集绘》等。 无照片

2233 庞泰嵩 庞泰嵩 1938年生,广西玉林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 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 作品《机场之夜》、《南南晨曲》、《上下俯仰皆天地》分别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 在当代中国山水画家中,庞作为一位以画云见长的中年画家,已蜚声海内外。 著名国画家关山月称赞他的作品“水墨淋漓,放得开,收得住,有生活,有气 无照片

2154 彭恭圃 彭恭圃,(1899-?)[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画山水。-(摘自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第1066页)。 无照片

2107 潘羚皋朱元澍陈云诰张启后    四人书法 无照片

2051 潘羚皋 晚清的翰林院学士,叫做潘羚皋,是名盛一时的书法家。 无照片

2010 潘主兰  潘主兰 (1909-2001年) 祖籍福建长乐,1909年生于福州。1928年肄业于福建经学会国文专修科。 1937年以教书为业。1937年后任职于福建省会计处、税务局等。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执教于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讲授国文、书法、艺术理论等课程,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历任福州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会长,福州画院副院长,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福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福州书画研究院首席学术顾问。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福建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顾问。1982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聘为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89年3月,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1971 溥仪 宣统帝名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第十一个皇帝(由于大清朝是从皇太极开始算起的,努尔哈赤的时候是后金)、入关后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淳贤亲王)之孙、载沣(醇亲王)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荣禄之女)。光绪(伯父)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傀儡皇帝。后经日本帝国扶持建立伪满洲国当皇帝,但实际上只不过是日本人的一个傀儡和侵略中国的工具。抗战结束后被判决有期徒刑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释并经过改造成为新公民,著作有《我的前半生》等作品,是重要的史料。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时任总理周恩来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无照片

1920 彭云伯 彭云伯 钤印:长生阁乐聚星书画印(白文)、蔡节彭氏伯子(朱文)款识:向青宗兄大人正之云伯严星 作者简介:彭云伯,字严星,生卒年龄不详,蔡京之孙,陆丰县人,咸丰6年进士。质地:水墨纸本 无照片

1918 彭述 彭述(1854.11.26~1912.11.25) 字向青,生于湖南清泉县城东郊彭家园(今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解放村),后迁居黄茶岭彭家冲。曾就读石鼓书院。清光绪十二年(1886)中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获选庶吉士,任翰林院编修,并任光绪皇帝的书法侍讲,兼教皇族诸子弟。目睹朝政腐败,常思救国之道,视康有为《大同书》和谭嗣同《仁学》为真知灼见,积极拥护维新变法。光绪二十六年,任御史。赞同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曾聘请义和团拳师教子习武,并上疏荐晚清名将董福祥赴京抗夷。八国联军兵临北京时,他以文人主动请缨,率数百壮士守卫西城。战后,因有人密告其是维新派,且与“拳案”有关,被慈禧下诏罢官。后应诏复出任京都御史。辛亥革命后,受上海商务印书馆之聘担任编辑。平生癖好古籍、字画和金石,家藏珍品在抗日战争中损失殆尽,遗著手迹亦散失无存。 无照片

1915 潘祖荫 所属时代:清代   生卒时间:1830—1890   身份功名:清代大臣 收藏家   字号别名:字伯寅 号郑盦   出生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年二十一考取国子监学正学录。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四年,晋侍读学士。六年,充会试同考官。次年,晋侍讲学士。八年,充陕甘乡试正考官。同年冬,署国子监祭酒。九年,转大理寺少卿。同治元年(1862)擢光禄寺卿,署都察院左副都使。三年,授左副都御史,署工部右侍郎。次年,署礼部右侍郎。五年,擢工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七年,兼署吏部右侍郎,调户部右侍郎。充经筵讲官。次年,转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九年,充武乡试副考官。十年,充会试知贡举,武会试副考官。十一年,赏头品顶戴。十二年,兼署吏部左侍郎。同年,以磨勘被议降二级调用。先以户部遗失行在堂印革职留任,至是循例革职。十三年,特旨赏编修,仍在南书房行走,继之特旨开复侍郎任内革职留任处分,以三品京堂候补。光绪元年(1875),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七年,充国史馆正总裁。八年,援军机大臣。九年,丁父丧。十二年,服阕,署兵部尚书。十五年,加太子太保衔,充会试副总裁、顺天乡试监临。以疾卒于位。赠太子太傅,溢文勤。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簃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四一、《清史列传》卷五八、李慈铭《潘文勤公墓志铭》(《碑传集补》卷四)。   潘祖荫(1830-1890年),字伯寅,号郑盦,清代吴县人。为历任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高官的状元宰辅潘世恩之孙。历任侍读学士、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好金石;图书金石收藏甲于吴中,闻名南北。著有《滂喜民斋丛书》、《攀古楼彝器款识》等。   世人知道潘祖荫,多是因为他曾当过清朝刑部尚书,更因为他是古玩字画的大收藏家。在收藏界,人们叫他“潘神眼”。他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大盂鼎和大克鼎,至今还在故宫博物院存放,也是我国青铜器藏品中的至尊。 无照片

1875 庞希泉 1941年1月15日生。堂名睛雪草堂、睛雪堂山东潍坊人。 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1969年起于《北京日报》工作,现任美术组组长,主任编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美术记者协会理事 。 擅长中国画 。 作品有《九鹰图》、《醇香》、《福到了》等 。 1987年、1989年分别在日本山口县、美国夏威夷举办个人画展,1988年参与组织为拯救威尼斯和修复长城中外名画和艺术品展览、拍卖活动 。 1989年应邀赴巴黎参加国际现代艺术大展 。 出版有《醇香——庞希泉中国画作品》。 无照片

1809 溥松窗 溥松窗,满族,1913年生,1991年逝世,北京市人。本名爱新觉罗·溥佺,笔名雪溪、尧仙、健斋。1928年入松风画会。1936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同年被聘为辅仁大学美术系讲师,教授国画山水。曾兼任北平国立艺专讲师、教授,北京大学美术补习班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北京新国画研究会。1953年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并任执行委员和秘书处主任,1955年被选为理事。1958年入北京中国画院。1956年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写生,与徐燕孙、王雪涛等合作《长征手卷》。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的一些师范、艺术院校讲授国画。1985年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为北京市第七、八、九届人大代表,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书法研究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山书画社顾问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代表作品有《万马山》、《二狼山》、《井冈山》等。   溥松窗幼年读私塾,十五岁继承家学习画。传统功底深厚,技艺精湛,在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建国之初,为了表达对新社会的喜悦和对领袖的崇敬之情,创作了多幅作品献给毛泽东主席,还曾为人民大会堂创作过大幅作品。 无照片

1735 潘文斌 [画家简介] 潘文斌,1948年生,山东莒南县人,现任山东省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理事、山东省藏书票研究会会长、山东省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擅长中国画、版画,作品风格朴实、寓意隽永,富有生活气息。 组画《建筑路战歌》入选庆祝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密林深处》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心事浩茫连广宇》入选全国纪念鲁迅诞辰百年书画摄影展,《赶年集》获中国首届风俗画展优秀奖,《故乡秋色》《沂蒙山庄》分别入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生肖藏书票作品获全国第六届藏书票大展铜奖。版画《秋场》等入选第七届、第十三届全国版画展。 多件中国画、版画作品由文化部选送美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展出并被收藏,《玉龙图》、《瓜园一隅》分获日本第17回日中美术交流展和日本村上美术馆征集藏品评选优秀奖,1994年6月随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综合艺术展》访问韩国,1998年获"山东美术创作荣誉奖",1999年被评为八、九十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并获"鲁迅版画奖"。简历及作品等入编《中国美术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版画年鉴》等多种辞书。 无照片

1732 潘渭滨 潘渭滨先生简介:   潘渭滨,生于1914年,安吉孝丰人,乃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之学生,善画梅,有“江南一枝梅”之称。现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画家协会顾问、安吉吴昌硕纪念馆顾问、安吉吴昌硕书画研究会顾问、济南军区老战士书画研究会顾问。其作品被吴昌硕纪念馆等国内外博物馆及国际友人收藏,在北京、纽约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1997年两度出版《潘渭滨画集》,2003年浙江省文史馆作为文史资料,专门编辑出版有《潘渭滨先生艺术人生》专著。 无照片

1647 潘鲁生 潘鲁生 (1962—)山东曹县人。擅长美术理论、中国画。1980年入山东 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留校。1985年调入中国画艺术研究院,199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 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报副主编。副教授。宣传画入选第七届 、八届全国美展及全国体育美展等。著有《民艺学论纲》、《论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 间美术全集·供品卷神像卷》等。 无照片

1592 庞左玉 庞左玉(一九一五至一九六九)又名庆昭,别署瑶草庐主,女。浙江吴兴人。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院画师。一九三四年毕业于上海艺专,后从郑曼青学习花卉,由学徐青滕、陈白阳入手,后来又得其伯父庞虚斋(名收藏家)的指导,临摹了很多古画。解放前曾参加过中国女子书画会、中国画会。解放后曾加入新中国画研究会。擅画花卉、草虫,风神秀雅,笔致工整,吸取恽寿平、华喦的设色与写生技法。尝为搪瓷工艺品绘制画稿,受到群众欢迎。作品有迎春图、姐妹花开红半天、牵牛花等。 无照片

1447 溥佐  爱新觉罗·溥佐,满族,1918年-2001年,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天津民委副主任,擅画花鸟走兽,风格典雅富丽。著有《溥佐画集》等。 无照片

1435 潘鸿海 潘鸿海,1942年出生,上海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1986年任浙江画院常务副院长,1997年任浙江画院院长,2002年任浙江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无照片

1239 溥全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之弟。 无照片

1238 蒲华 (1832-1911 )浙江嘉兴人。其山水、墨竹,笔力雄健, 气势磅礴。 书法有奇崛之气 。 无照片

1237 彭昭俊 1935-)山东荣成人。擅长写意花鸟画。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山东高等院校书画协会副主席。 无照片

1236 潘天寿  (1897-1971)浙江海宁人.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浙江美院院长. 无照片

1166 溥伒   溥伒简介:溥伒(1893-1966),清宗室,姓爱新觉罗,字雪斋,号雪道人,北京人,曾任辅仁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工书画,善诗文,山水法宋元。爽健幽深,功力深厚。画马学郎士宁,笔墨工细,极为神似。原北京画院名誉画师、北京美协副主席。传世作品有《秋山图》扇,图录于《名家藏扇集》。 (1893-1966)北京人 .任辅仁大学美术专修班导师兼主任 ,后任北京市美协副主席等职 . 无照片

1165 彭先诚  (b.1941)生于四川成都。现为四川省诗书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164 裴开元 中国美协会员,现任《航空维修》杂志社美编。 无照片

1163 潘振镛 ( 1852-1921)) 浙江嘉兴人.现代书画家,擅山水仕女.为书画世家山水法文徵明,书法、花卉得恽寿平遗韵。传世作品以仕女居多。与吴嘉遒、沙馥时称 “三绝 ”。 无照片

1095 彭兴林 1949年生于山东省昌乐麻家河。笔名杏林。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美术史专业。现为西苑出版社美术编辑部主任,大型美术丛书《水墨》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无照片

1094 溥儒 溥佐    溥儒(1887-1963)满族,名儒,字心畬,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 为逊清恭王之孙 。 自幼好学,经史子集,诗文书画,无一不窥 。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修西洋文学史 。 民国以来隐居北京西山戒檀寺,前后十年 。 又迁居颐和园,专攻经史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鬻书画度日。 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1949年去台北,作画课徒,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 兼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书法 。 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书法以草书为长 。 昔时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 。 传世作品有《溪舟弄笛图》、《秋山楼阁图》、《抱琴访友图》等 。 著有《四书经义集证》、《寒玉堂论画》、《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经籍译言》、《诗文 无照片

1093 溥儒  溥儒(1887-1963)满族,名儒,字心畬,别号西山逸士,北京人。 为逊清恭王之孙 。 自幼好学,经史子集,诗文书画,无一不窥 。 北京法政大学毕业,后于青岛威廉帝国研究院修西洋文学史 。 民国以来隐居北京西山戒檀寺,前后十年 。 又迁居颐和园,专攻经史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鬻书画度日。 曾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 1949年去台北,作画课徒,曾任教于台北国立师范大学 。 兼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书法 。 山水以“北宗”为基,润以南宗笔法;书法以草书为长 。 昔时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并称为“南吴北溥” 。 传世作品有《溪舟弄笛图》、《秋山楼阁图》、《抱琴访友图》等 。 著有《四书经义集证》、《寒玉堂论画》、《金文考略》、《陶文存》、《尔雅释言经证》、《经籍译言》、《诗文集》等 无照片

1077 潘德熙 潘德熙, 1926年12月12日生。别署味琴。 1943年任中学教师。自1947年始从事银行工作达25年。 1971年在上海市塘严中学教语文和美术。1979年复归银行系统。 现在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编辑部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和上海市历届书法篆刻展。 撰有《略谈赵之谦的篆刻艺术》、《钱瘦铁先生的篆刻艺术》等论文。 曾与人合作编著《中国篆刻艺术 》。 无照片

1076 潘伯鹰 (1903-1966)安徽怀宁人。 十余龄时,与曾履川、贺孔才、吴稚鹤、齐燕铭等数人皆受学于吴北江先生之门。后在宁、在渝、在沪,与陈声聪交往最密,而年少倜傥,能诗文、复能为小说,后乃敛手不作,而一意学书,人独服其有识 。 其治书法较迟,迄其长逝,不过二十余年,成一代大家,原非倖致,所以师法智永,取其朴茂而避其平实;师法河南,取其绰约,而捨其妩媚;师法松雪,取其姿质,而弃其纤滑 。 旁及诸多,广征博采,不拘一格,独立门户,风范难能。出版有《中国书法简论》等书 。 无照片

站内搜索

日期
新作品

作 者
作品名

作者
排序
画廊直通车
·
关 于 画 廊
·
留 言 反 馈
·
作 品 欣 赏
·
作 者 列 表
·
友 情 链 接
·
购 画 方 式
·
联 系 我 们
 
友情连接
 

书画网首页-关于画廊-名家名人-作品展示-文物古董-收藏资讯-联系方式
鲁ICP备17055424号-2  版权所有 : 书画 字画
电话:   传真:
地址:中国·
本站的实名是 鲁能
技 术 支 持: 阳光大姐家政